OLED 显示器行业爆发,A 股相关板块或迎黄金机遇​

2025年5月9日 13:53
近日,一则消息在投资圈激起千层浪。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最新研究,OLED 显示器(Monitor)出货量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25 年第一季出货量约达 50.7 万台,年增 175%;第二季受 27 吋 UHD 机种大幅放量影响,出货量有望飙升至 65 万台;预计全年出货量将高达 258 万台,年增长率达 81%,整体显示器渗透率将提升至 2%。这一数据犹如强心针,为 A 股市场中 OLED 显示器相关行业注入了一剂活力,让投资者们看到了潜在的巨大机会。​
从行业基本面来看,OLED 显示器行业的爆发绝非偶然。在需求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于显示设备的要求日益提高。苹果 Vision Pro 的推出,开启了空间计算革命,其搭载的 OLEDoS 技术将像素密度提升至传统显示器的十倍,拉高了整个显示设备的性能标准,直接拉动了产业链升级需求。与此同时,电竞市场持续火爆,像华硕推出的 ProArt PA32DCM 专业显示器,凭借 4K 240Hz 的 OLED 面板和 0.1ms 响应速度,在专业电竞圈引发抢购潮,高昂的起售价也未能阻挡其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来自消费电子和专业领域的强劲需求,成为 OLED 显示器行业发展的坚实动力。​
技术层面的突破同样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京东方在 SID 2024 上展示的印刷 OLED 量产技术,让大尺寸 OLED 成本下降 50% 成为可能,这使得 77 英寸 OLED 电视面板制造效率提升 3 倍,推动 LG Display 广州 8.5 代线提前量产。在医疗领域,OLED 手术监视器开始批量采购,德国贝朗医疗的 4K 31 英寸 OLED 手术屏,凭借 200 万:1 的高对比度,使毛细血管显影清晰度提升 80%,拓展了 OLED 显示器的应用边界。​
在 A 股市场中,有不少企业深度受益于 OLED 显示器行业的发展。京东方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的核心企业,在 LCD 领域本就占据全球市占率超 30% 的龙头地位,且连续 16 年稳居全球第一。而在 OLED 方面,其通过自主研发蒸镀技术和像素排列优化,柔性 OLED 面板良率从 2023 年不足 40% 大幅跃升至 82%,成本降至三星的 65%,出货量同比增长 40%,达 1.4 亿片,在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提升至 13.2%,并成为华为 Mate 60 系列、小米 14 系列等旗舰机型的独家折叠屏供应商。其在 OLED 领域的持续投入与技术突破,随着 OLED 显示器市场的爆发,有望迎来收获期。​
从估值角度来看,部分 OLED 显示器相关企业当前估值具备吸引力。以京东方为例,截至 2025 年 4 月 25 日,公司股价报收于 3.86 元,市值达 1453.10 亿元,市盈率(扣除后)为 39.6 倍,市净率 0.7 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分析师普遍预期 2025 年其净利润将达 89.83 亿元,对应市盈率约 15 倍,显示出较高的安全边际。这意味着在当前市场价格下,投资者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布局,分享行业成长红利。
​ 在行业地位方面,国内企业在全球 OLED 产业链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中国大陆在全球 8 代线及以上 LCD 产能中占比已达 88%,在 OLED 领域,国内已布局多条产线,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首次超过韩国成为全球 OLED 出货量第一,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如奥来德,作为 OLED 产业链上游核心企业,专注于有机发光材料及蒸发源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025 年一季报显示其主营收入达 1.53 亿元,毛利率保持在 47.16%,显示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尽管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但在行业调整和竞争加剧背景下,仍展现出稳健基本面,随着 OLED 产业成长空间不断扩大,其未来潜力不容小觑。​
展望未来,随着 OLED 显示器出货量持续高速增长,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A 股相关企业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但同时,行业也面临着技术变革迅速、市场竞争激烈等风险。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行业动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变化等因素。但总体而言,OLED 显示器行业的这波高速增长,无疑为 A 股市场带来了极具潜力的投资机遇,值得投资者深入研究与关注。
风险提示:本文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数据源于市场公开信息。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谨慎评估风险。股票和基金投资存在风险,投资需谨慎。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