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牌照再开闸 首家“信托系”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

2019年6月20日 16:20 来源:天天基金网
消费金融牌照再开闸,近日,首家“信托系”消费金融公司获批开业,成为消费金融行业第24家持牌机构。实际上,随着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互联网巨头等都在积极争取消费金融牌照。业内预计,未来消费金融牌照仍将受热捧,消费金融市场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金融公司家数的增加和监管的趋严,其业绩也出现增长放缓的迹象。专家表示,未来消费金融公司应更加聚焦细分领域,并不断提升风控能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机构资金涌入,消费金融市场引各方争相入局

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发布公告,批复同意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消费金融”)开业,这标志着全国第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获批开业。事实上,消费金融行业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资金也正加速涌入。百度旗下的度小满金融日前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持有哈银消费金融公司30%的股权,这也是BAT首次获得消费金融牌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排队等候消费金融牌照的仍有10余家公司,光大银行、富邦华一银行等都曾发布公告称拟成立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目前在等候监管批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332亿元,同比增长8.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56亿元,同比增长8.6%。多家机构分析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超预期回升。而随着促销费等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强。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表示,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消费金融市场也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吸引更多巨头参与其中。预计未来消费金融牌照仍将受热捧,消费金融牌照的发放也会继续增加。

“从全国范围看,一二线城市人群的头部客户可以较轻松获得消费金融服务,但消费金融在全国的渗透率还比较低,一些偏远地区以及长尾客户信贷服务依然有限,因此,消费金融市场空间还比较大,预计未来五年还会增加一倍,达到20万亿左右。”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说。

当前,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均在开展消费金融相关业务,但尚没有消费金融牌照。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杠杆率的差异、政策支持等原因,未来这些互联网巨头也将加入争夺消费金融牌照的行列。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同时放宽中资和外资金融机构投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方面的准入政策。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表示,预计未来,有场景、资源或者资金优势的机构会持续申请和获取申请牌照,加速消费金融的发展。(经济参考报)

中信系强势介入,消费金融市场还有多少空间

历经近八个月时间,又一家持牌消费金融开业。

6月12日,北京银保监局公布了关于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消费金融”)开业的批复。

批复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为3亿元。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出资1.053亿元,持股比例为35.1%;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出资1.047亿元,持股比例为34.9%;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出资0.9亿元,持股比例为30%。

经批准,中信消费金融可经营的业务包括发放个人消费贷款;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境内同业拆借;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

另外,从披露的高管名单上看,皇甫文忠将出任中信消费金融的董事长,林波将出任副董事长,刘小军、官冰飞、王宏将出任董事,周青松出任总经理。

中信消费金融是我国第24家获批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也是首家信托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24家持牌消费公司中,四分之三以上为银行主导的消费金融公司,其余为产业系主导,有上市公司、零售企业等参与设立。信托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目前仅有中信消费金融。

事实上,很多信托公司早已经布局消费金融业务。渤海信托是最先从机构层面介入消费金融领域的信托公司。2015年,中邮消费金融成立之际,渤海信托曾出资1.1亿元成为中邮消费金融持股11%的第三大股东。不过,2017年底中邮消费金融注册资本获批增至30亿元,渤海信托并未参与该次增资,其持股比例也压缩至3.666%。

根据信托业协会调研数据,截至2018年末,信托业合计开展消费金融信托余额已近3000亿元,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另外,据云南信托研发部统计,2018年,消费金融市场的入局者新增13家信托公司。截至2018年底,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近40家信托公司开展消费金融信托业务,占据信托业近六成比例。

相较于整个消费金融约10万亿的市场规模,信托行业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布局渗透率偏低,业务增长空间较大。

随着消费金融的发展,用户群体在逐渐下沉,信托公司把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作为重点转型方向。首先,信托公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金端优势;其次,信托公司在交易结构设计上相对灵活。但由于信托公司以企业金融为主,要想打开消费金融市场,布局零售金融业务还面临一些挑战;其获客能力、风控能力、技术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斟酌。(华夏时报)

消费金融牌照再成“香饽饽”

有限公司(下称“中信消费金融”)开业,这标志着全国第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正式获批开业。事实上,消费金融行业正迎来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资金也正加速涌入。百度旗下的度小满金融日前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持有哈银消费金融公司30%的股权,这也是BAT首次获得消费金融牌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排队等候消费金融牌照的仍有10余家公司,光大银行、富邦华一银行等都曾发布公告称拟成立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目前在等候监管批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月至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1332亿元,同比增长8.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56亿元,同比增长8.6%。多家机构分析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超预期回升。而随着促销费等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强。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金融分析师杨慧敏表示,随着消费不断升级,消费金融市场也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吸引更多巨头参与其中。预计未来消费金融牌照仍将受热捧,消费金融牌照的发放也会继续增加。

“从全国范围看,一二线城市人群的头部客户可以较轻松获得消费金融服务,但消费金融在全国的渗透率还比较低,一些偏远地区以及长尾客户信贷服务依然有限,因此,消费金融市场空间还比较大,预计未来五年还会增加一倍,达到20万亿左右。”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说。

当前,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均在开展消费金融相关业务,但尚没有消费金融牌照。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杠杆率的差异、政策支持等原因,未来这些互联网巨头也将加入争夺消费金融牌照的行列。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同时放宽中资和外资金融机构投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方面的准入政策。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表示,预计未来,有场景、资源或者资金优势的机构会持续申请和获取申请牌照,加速消费金融的发展。(经济参考报)

(云水长和)

本周热门
扫描下载APP